7岁女童视力骤降为0.2,竟与二胎弟弟存在这种关联...——福州爱尔眼科
来自宁德7岁的女童小怡,近两个月突然频繁说自己眼睛看不清,不久前学校视力检查结果也显示其视力不佳。这引起了家长的重视,随即带着小怡就诊当地眼科医院。医生初步判断可能为弱视,建议转诊至大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日前,小怡来到福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其双眼视力仅有0.2,并且矫正没有明显提高,而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小怡双眼屈光度正常,眼位正常,眼球运动自如。面对这一情况,视光科主任余梅仙并未急于下诊断,而是建议小怡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查。
经过视觉电生理(VEP)检查和眼底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余梅仙主任据此排除了小怡双眼器质性病变以及弱视的可能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怡视力低下呢?
小怡眼底照相无异常
余梅仙主任心中已有了初步答案。在门诊中,她与小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最终证实了她的诊断——癔症性视力下降。原来,小怡的爸爸工作繁忙,平时主要由妈妈陪伴。半年前,弟弟出生后,妈妈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弟弟身上,忽略了小怡的感受。
余梅仙主任解释,癔症性视力下降是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后导致的非器质性眼部运动或感觉障碍,是一种心理性的视力下降,易发于性格内向、情感脆弱敏感的人群。儿童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受周围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更易患病,且常见于6-12岁的儿童。
为了明确这一诊断,余梅仙主任对小怡进行了心理疏导,不仅给予她鼓励和表扬,还送了她一个可爱的小礼物。随后,换单个视标进行视力检查,果然,小怡的双眼视力恢复到了1.0。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余梅仙
癔症性视力下降往往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短时间内找不到器质性病因,在临床中常被误诊,得不到针对性的治疗。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增加,儿童癔症性视力下降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
癔症性眼病治疗应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药物治疗,其中主要采取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长同时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多加鼓励,使其建立治病信心,克服不当情绪反应和情绪特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余梅仙主任提醒多孩家庭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平衡对孩子们的爱,避免让孩子产生心理落差感。如果儿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等情况,在排除眼部相关疾病后,要重点考虑心理精神因素,尽早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