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为了给年轻人带来希望,“教育”需要祛魅,劳动需要保障

2020-10-17 17:01   来源: 互联网

经济不平等正在给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焦虑。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似乎越来越属于一群受过良好教育和高技能的人,他们和大多数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欧洲和美国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现在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将来过得更糟;美国76%的白人工人阶级持这种悲观的看法。在中国,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里快速增长,年轻人也面临着社会流动性放缓的问题。普通学生在安全感和梦想之间挣扎,年轻人过着低欲望、低消费的平淡生活--他们的经历反映了现在普通人的焦虑。

image.png

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认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劳动保障,这样更多的年轻人就不会因为缺乏技能而找到一份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也不会赤裸裸地面对经济风险。


保罗·科利尔,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


更具体地说,科利尔认为,目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大学学位和认知技能的培训,但在许多生产性职业中,需要的是非认知技能,比如毅力、专业精神、自我控制和协作技能,这需要更好的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特别是企业的个人参与,以便根据需要培训未来的员工。在这方面,德国和瑞士提供了一些样本。此外,政府需要更多干预工人与雇主之间的谈判,以增强前者的谈判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解雇的风险。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关键是社会的所有利益攸关方都能够重新认识到互惠承诺的重要性--当年轻人获得更好的职业技能和更多的工作保障时,他们就成为社会稳定和消费的重要力量,以及拥有更高生产力和更低离职率的更好员工。科利尔认为,这就要求我们抛开两极分化,回到更加务实的立场上来调和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