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技术真的能激发同理心吗?当虚拟与现实融合时,当其他人与自己相交时

2020-11-27 11:35   来源: 互联网

夜幕下,位于北京的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依然灯火通明。在这里,有的人戴着头像显示器,不停地变换方向,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有的人拿着把手在体育场里走来走去,对着屏幕挥舞手臂;有的人面对面交谈,却看到自己的声音被翻译成发光的几何体,相互喷溅而来


这就是XR展览的场景“审议:身份”,11月21日开幕。本次展览由德国馆长拉尔斯·卢默和中国馆长车林共同举办,所谓“XR”(扩展现实)是指扩展现实,即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一个真实与虚拟结合的人机交互环境。我们知道,虚拟现实是XR的形式。此外,XR还包括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近年来,许多戏剧、电影和艺术作品都尝试用XR技术探索沉浸感。XR技术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重叠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身份和外部环境视角。

image.png

在本次展览中,共有六件XR的作品,集中讨论身份问题。认同之所以需要被讨论,是因为它不仅关乎“我是谁”,而且关乎“我认同自己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身份的讨论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他人。今天,身份争论不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在数字世界中——有时,社交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和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本次展览以模拟和数字体验为基础,引导参与者探索身份的多重内涵。


与只强调视觉沉浸感的VR电影相比,本次展览的XR作品增加了很多人机交互,也强调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但是技术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吗?我们能对另一个人有更多的同情心吗?也许每一位观众在经历了作品之后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从身临其境到成为他者:XR world中的身份神话

image.png

身份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每个人出生之初,身份都是通过姓名、性别、国籍等信息来明确界定的,但这并不全是身份。随着成长、教育和职业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不断演变和流动,身份逐渐成为多元和多义的存在。


根据馆长拉尔斯·鲁梅尔的说法,我们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我们想成为谁,或者我们被迫成为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适应整个环境。因此,在与世界对话的不同窗口,我们将展示不同的自我,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些不同的自我总是被讨论和讨论。此外,从社交媒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常以不同的方式分享我们在数字世界中的社会身份。例如,我们用现实世界中一些理想化的身份作为我们的化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我们自己。同时,在数字世界里,我们也可以选择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待他人,重新建立彼此认识的方式。


有鉴于此,本次展览的六件作品尝试从不同层面提供身份参观。其中,虚拟现实电影《去》与《真与假》共同探讨了人与城市、乡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020年的新书《出发》是根据克劳斯·梅尔兹的小说改编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日常分离和最终告别的故事。影片开始时,观众被介绍到一个嘈杂的酒吧。很快,来宾和谈话渐渐消失,只剩下一个中年男子站在舞台中央,向观众朗诵这本书的故事。随着声音的兴衰,观众不再只是“有声读物”的观众,而是开始介入主人公彼得·泰勒的生活空间,跟随他在瑞士山间徒步旅行的道路上的思绪。围棋作为文学与虚拟现实的共生体,为身份叙事带来了新的维度。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