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地区与日常统治:帝国叙事中被忽视的人与事物
帝国"这个词似乎离今天有点遥远,但今天我们仍然处在帝国的延伸线上。在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赵定新看来,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出现和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帝国政治的产物: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在反抗帝国的过程中实现的,产生了近代历史上最早的民族主义运动之一;德国第三帝国和奥匈帝国把世界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国家,形成了第三波民族主义浪潮,也是帝国政治的产物。帝国思想仍然主宰着政治运作和国家关系。
说到历史上的帝国,我们不仅指古土地上的罗马帝国、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还对历史发展过程产生深远影响,依靠海洋商业发展现代海洋帝国。可以说皇帝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半。帝国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也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它呈现出内部治理模式多样化、多民族融合、依赖文化认同和想象力的特点。同时,它也有一套独特的边界治理和地缘政治规范。
与帝国不同,它是一个近代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它往往建立在明确的边界和内部同质单一的治理体系之上,但民族国家的运作无疑也会受到挑战。回顾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帝国模式,或许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在书写传统帝王时代的历史时,我们忘记了什么?当我们打开不同的视角时,我们能从帝国时代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几天前,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举办了"历史、社会学和人类学"论坛,邀请来自三个专业的学者探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审视帝国时代,找出帝国的不同形象。该论坛是"对话:多学科视角下的中国历史"系列论坛中的第三次。
当人们发现近代以来形成的清晰的社会科学边界无法处理现代社会复杂的系统问题时,不同学科都在寻找交流和共同学习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王齐圣提到,近年来历史学广泛吸收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丰富和突破了现有的认识,同时社会科学也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来自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进入历史领域,从历史中寻找一个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