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开展新一代脉冲消融房颤手术
在心脏里制造一个超高压超短脉冲电场,放电144毫秒就可以完成一台手术。2023年4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朱文青教授团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新一代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成功为一位阵发性房颤患者完成手术治疗。术中脉冲放电时间仅144毫秒,即可完成靶病灶的清除。据悉,该国产原创消融器械在葛均波院士指导下,在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俱乐部(CCI)从动物实验最终走向全国多中心人体临床试验。
图一:葛均波院士对脉冲电场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进行临床前指导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心悸多年,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新冠感染后,该患者心悸发作频次、症状明显加重,伴胸闷气促,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遂慕名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就诊。朱文青教授团队综合评估后,为其拟定经导管脉冲消融房颤的治疗策略。该手术由朱文青教授亲自操作,迅捷的导管到位、精准的消融,朱教授凭借其精湛的导管操作技巧,使整个治疗过程行云流水,耗时仅29分钟,放电时间144毫秒。完成消融后朱教授耐心观察30分钟,直至电生理检查确认肺静脉完全电隔离,正式宣布手术成功。
朱文青教授介绍: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房颤患者近1200万,房颤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房颤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是非房颤人群的5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手段,目前以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为主,各具特点,也有局限性,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同时可能损伤邻近的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还有可能造成肺静脉狭窄等。
脉冲电场消融技术是通过高压脉冲电场能量,以非热能消融方式,选择性损伤肺静脉及前庭心肌组织,从而阻断异常电位的传导,完成肺静脉电隔离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效果。该技术的组织选择性,使其不损伤消融区域的血管、神经和食管,也不会引起肺静脉狭窄。消融过程中,放电时间短从而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本病例使用的新一代的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更好地解决了消融过程中肢体震颤、假性肺静脉电隔离等问题。
图二:朱文青教授团队正在开展脉冲电场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手术
朱教授团队运用脉冲电场新技术,成功完成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消融治疗,相比传统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快速消除电位,大大缩短了整体治疗时间,组织选择性强,安全高效。这是葛均波院士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新模式探索理念落地的标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电生理团队对阵发性房颤脉冲电场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的实施,对推动我国房颤精准微创治疗新技术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术使用了国产原创的脉冲电场消融产品,这是杭州睿笛生物牵头浙江省脉冲电场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医工交叉医疗器械转化成果,朱文青教授亲自指导睿笛工程师协同攻关,对消融导管的工程设计、材料构成特性、功能实现、力学适应和临床应用进行多次大动物实验探索,寒来暑往不断打磨,终于研发出创新的耐高压消融导管,集电位监测和消融一体化,自带调弯功能,这对突破我国当前电生理器械进口依赖度高、原创能力不足、临床转化效率较低等“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引领的经血管介入领域创新浪潮缩影之一,将有力推动后续脉冲电场泛血管介入的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和医疗器械相关学科群及产业群融合发展。
图三:朱文青教授团队术后与医工协作人员合影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近日在“东方聚智·创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东方医疗创新峰会上再次明确表示, 在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后疫情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在新技术新模式上探索。包括脉冲电场在内的医疗新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多医疗痛点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浪潮在医工结合转化应用领域涌现更多落地的创新科技成果,造福更多国内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