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撤销SCI论文的数量很高,媒体: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惩罚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报告,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而中国的SCI论文数量也很高。据统计,从2020年1月至7月30日,全球共收回1143篇论文,其中388篇在中国,占34%。
退出观察网站的理由多达82个,排名前6位的是"出版机构调查"、"同行审查造假"、"剽窃"、"数据错误"和"图片重复"。过去三年,中国共有1397篇SCI论文被撤销,其中约60%是抄袭和错误造成的。此外,8%和6%的撤回稿分别是伪造同行评审和作者签名所致。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错误"可能是一个客观问题,"作者签名问题"不易区分,但"剽窃"和"伪造同行评审"都是主观的、有意的和专门的,都是非常恶劣的行为。
SCI论文已经成为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价的核心指标,也成为少数科研人员敢于冒险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层面都在行动。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校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片面,过度,扭曲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现象,在各类评价工作中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同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关于在科技评价中消除"唯论文"的若干措施(试行)》,在科技评价中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和影响因素,而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篇论文不重要,它仍然很重要,它是国际学术界的"硬通货",它能直观地显示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此大规模的退出损害了中国国家科学研究的声誉。
为什么这些论文中有学术不端行为?根据现有的机制,没有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措施,比如剽窃,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高校,都有相应的方法和规定,问题是,这种处罚大多是内部处理和封闭性的,只有在被发酵成舆论网络或被外界公开报道之后,才必须公开。当惩罚置于每个单位都是秘密的情况下,甚至学术界都无法知道,惩罚机制和威慑作用的实际效果自然会大大降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惩罚可以成为杀手。通过开放,我们可以有效地接受社会监督,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学术界成员意识到这一点,大大增加违背信任的成本。根据理性主义的一般逻辑,承担风险的人必须仔细评估冒险行为的结果收益和惩罚成本。结果效益越大,惩罚成本越小,就越敢于冒险。
公开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可以建立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惩罚信息共享机制。我们可以借鉴最高监察局、教育部和公安部最近联合颁布的关于建立教师和工作人员进入和查询制度的做法,建立一套惩罚信息的公共机制,使那些有学术污点的人不会在不同的地方清洗,或者他们无法摆脱这些污点。毕竟,如此大规模地撤回稿件,对整个国家的学术发展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此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