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那个让中国最美的书走向世界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2020-09-30 14:58   来源: 互联网

余秉楠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师和视觉传达设计教授,于 2020 年 9 月 24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7 岁。


余秉南(1933-2020),上海人,鲁迅艺术学院毕业。20 世纪 50 年代末,他前往莱比锡大学设计学院留学。1962 年,余秉楠先生从德国莱比锡的平面设计和书籍艺术大学回来。同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任教,直至毕业。他创办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艺术系,担任该系主任。作品有 "我们与艺术" 和 "装饰设计"。1989 年,他在德国获得古登堡终身成就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奖者,也是 AGI 国际平面设计研究所的第一位中国会员。


余秉楠先生长期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尤其在字体设计,版面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和设计实践研究,他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平面设计方法和理论体系带回国内,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埋下了毕生的伏笔。改革开放以来,余秉楠先生还致力于推动中国设计的国际化进程。他不仅凭借自己的作品和艺术才华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还成为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第一位(AGI) 中国会员,第一位获得 "古登堡奖" 的亚洲人。


他的离开被视为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界的一大损失。


余秉楠的一生


俞炳南 1933 年出生于上海,20 岁进入鲁迅美术学院学习。1956 年,俞炳南赴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深造,主修 Albert Caberre 教授(AlbertKapr),1962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留学生,也是第一个在国外获得艺术设计硕士学位的中国人。毕业后,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回到阔别六年的祖国,开始为推动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而努力。1962 年回国后,余秉楠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任书艺系主任,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授,直至离开。曾任全国印刷与字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协会(Icograda)副主席,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 会员,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客座教授


1989 年,余秉楠先生因其在平面设计和教育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成为第一个在德国获得 "古腾堡" 终身成就奖的亚洲人。这一奖项在国际社会享有很高的地位。此外,俞炳南先生还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协会(Icograda) 颁发的杰出成就奖、德国 "最佳当代印刷字体" 奖、民主德国 "最美丽书籍" 设计奖、日本东京 "TDC" 奖、"富士世界海报展"、捷克 "布鲁诺平面设计双年展"。


木纹十竹斋书画谱


余教授担任莱比锡国际图书设计艺术奖评委时,在许多参展商的书目中发现了木制水印 "十竹寨书画谱"。在德文介绍和推荐之后,这套书获得了莱比锡国家图书设计奖。


余先生的设计从不拘泥于一隅,在字体,书籍和海报设计上不乏不凡之作。1961 年,他经过两年的努力,在莱比锡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设计的拉丁字母,取名为‘友谊体’。这套字体借鉴了中国书法和传统图案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获得了‘德国当代最佳印刷字体奖’。当年,德方还用 "友谊体" 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德国留学期间,他还设计完成了大量优秀的手工书籍精装作品。这些精美的手工作品不仅体现了西方传统精装书文化和艺术魅力,而且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因素。1962 年 9 月,他被文化部出版局借调到上海印刷技术学院工作一年,期间参加了 "宋一","黑一","宋二","黑二" 四种印刷字体的设计工作,此外,他还为《辞海》设计了一种专门的拉丁文 --"辞海精体"。

在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中,俞炳南先生非常重视中国独特传统文化的表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理想,用大量的设计作品和作品来实践自己的设计教育理念。设计就是创造,创意是设计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说。它使设计教育与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持同步。设计师面临着多语言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现实背景," 他补充道。" 他们必须超越旧的观念和局限。我们的目标是寻找当代中国视觉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并在中国用现代和国际视觉语言表达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


2013 年秋,余秉楠教授来到上海,与大田、朱俊波、雷纳特、王静等地共同参加了 "中国最美丽的书" 十周年纪念展览和论坛。



余秉楠先生为中国平面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回国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后,他著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和书籍设计的教学理论体系。余秉楠著译《世界图书艺术流派》,《现代德国插画》,《科技插画》,《图书设计》,《版式设计》,《美术人物》,《字体设计基础》,《发展中的图书艺术》,《世界上最美的图书》,《欧洲图书艺术简史》等数十部著作,撰写数十篇文章和论文,介绍和推广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在他的倡导下,书籍整体设计,版面设计,网格设计,自由版面设计等理念在中国设计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先生为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书籍艺术设计理论薄弱的状况,这些专著将西方书籍设计理论直观地带入中国,是现代书籍设计和平面设计的教学指南,促进了现代设计理论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余秉楠先生利用每一次国际交流的机会,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和特别展览,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此外,他还多次组织和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年轻设计师走向世界,在未来影响着一大批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师。由于他的努力,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协会(Icograda) 理事会于 2002 年首次在北京举行。经过 10 年的不懈努力,在 2003 年的赫尔辛基 AGI 大会上,中国终于获得了 2004 年北京 AGI 大会的主办权,这次会议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的。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北京赢得了 2005 年 9 月主办 2009 年世界设计大会的权利。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余秉楠先生为中国平面设计走向世界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 前会长石汉瑞先生、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前会长彼得·罗伯特先生(彼得·罗伯特)以及其他国际同事赞扬余秉楠先生为世界了解中国设计打开了大门。余秉南先生是中国与国际设计领域之间的桥梁,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